7月6日,学院“瓷行千里”实践队在闽清县开展“中华文脉传承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天。
一、交流·共话乡村振兴
上午,实践队员走访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站点工作人员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对接座谈会,热情接待了学院实践队一行。实践队围绕着在闽清所见所闻,和工作人员一起梳理乡村发展的优势与短板,探讨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图1 实践队开展座谈会
二、调研·体验田间农情
随后实践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向当地村民详细了解橄榄、茭白等特色作物的种植技术、产量及销售情况。

图2 实践队与当地村民交谈
三、开拓·直播助力振兴
成员们发挥专业优势,调研闽清特色产业(如橄榄、陶瓷等)的发展现状,结合电商、品牌设计等现代手段,为农产品销售提出创新方案,助力闽清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

图3 开展助农产品直播

图4 开展助农产品直播
四、寻访·感悟古厝文化
下午,队员们走进闽清炉边厝,聆听关于建筑格局、雕刻纹饰、家族历史的故事,通过讲解,让成员们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的学习领悟,领略了闽清古厝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文脉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图5 实践队参观炉边厝

图6 与工作站成员合影
今日的行程,实现了“助农兴村”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发挥专业特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今天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保护的深度融合写好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