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学院“瓷行千里”实践队赴福建省闽清县开展“中华文脉传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是学院团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通过触摸宋代古瓷片、考察闽清义窑遗址,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新思想,以“瓷”管窥宋元生活美学,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推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青年责任。
学历史·领悟思想伟力


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闽清义窑青白瓷展,在每个展品面前饶有兴趣地驻足观看,认真聆听非遗传承人刘榕冰老师的专业讲解,探访以前只在影视剧中看过、听过的宋元文化,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出海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历史,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制瓷器·体验文化传承




实践队队员在闽清义窑非遗传承馆内,在非遗传承人刘榕冰老师的指导,经揉泥、拉坯、修坯,把瓷泥变为各式雏形,体悟制瓷工艺精妙。
走现场·穿越时空对话


实践队前往闽清义窑青白瓷古窑遗址,在遗址现场,专业人员手持古瓷片,为队员们讲解其年代、工艺,从残片细节追溯宋元义窑往昔辉煌。随后,队员们徒步探访古窑遗迹,亲身感受千年窑址的历史厚重,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与宋元时期的对话。

学院党委副书记肖曦、学院副院长郑云峰看望了实践队队员,并在福建省索佳艺陶瓷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义窑青白瓷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基地”,就构建长期合作机制、搭建共建平台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未来学院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服务非遗技艺传承、人才培养、创新研发等任务。